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校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省教育廳“停課不停學”的部署安排和有關要求,在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有力指導下,教學管理部門與各教學單位,認真履職盡責、密切協同攻堅、勇于探索創新,有效推進了在線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如期保質地完成了各項既定的教學任務,教學工作始終保持著穩步開展、扎實推進良好態勢?,F將主要情況匯報如下:
一、總體情況
本學期,全校(含理工學院)應開課程1931門,共4052門次;實際開課1916門,共4012門次,開課率達到了99%以上。其中,在線課程1814門,共3786門次;非在線課程102門。利用自建在線教學平臺河北科技大學課程中心進行在線授課963門,共1483門次。
本學期,全校預計學生322831人次參加學習,教師4471人次開展授課。實際在線學習學生320248人次,在線教學教師4446人次。
二、主要舉措
(一)多措并舉保證在線教學的順利開展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精心籌劃部署。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本科教學工作,學校成立了主管教學校長任組長,教務處、高教所、教發中心、各教學單位主管教學院長為成員的疫情防控期間教學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統籌部署在線教學工作,圍繞教學進度落實、在線課程建設、線上教學實施、重修補考安排、實習實踐調整、學科競賽籌備、教師培訓落實、過程質量監控、畢業論文(設計)、畢業學位審核、日常教學事務、專業分流等工作進行了專題討論,研究制定了本科教學工作預案、教學計劃實施方案和在線教學各項應急預案,科學研判疫情對教學運行和畢業環節可能造成的影響,協調學校教學平臺和其他平臺解決開展線上教學出現的各類問題,及時處理各種突發情況,為在線教學工作提供網絡平臺和技術支撐。確保本科教學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二是周密細致安排、同步跟進指導。為做好本科生在線教學工作,教務處2月1日下發了《河北科技大學關于開展線上教學培訓的通知》,組織任課教師提前做好線上教學選取平臺、教學設計、實施方案、資料整理等準備工作;于2月5日下發了《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本科教學工作安排的通知》對新學期補考、畢業設計(論文)、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等工作進行了詳細安排;于2月14日下發了《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期間在線開課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延期開學期間本科生在線教學工作的通知》,對線上教學和在線學習的具體要求,做了進一步明確;受疫情影響,根據防控要求,于3月1日下發了《關于疫情防控延期開學期間本科生教學工作的補充通知》,對第一階段開展的在線教學進行總結肯定,鼓勵教師充分利用優質在線課程資源、在線教學平臺和現代信息技術,全面開展在線教學;于3月25日下發了《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2020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和《關于開展2020年春季學期線上教學質量監控評估暨期中教學檢查的通知》對線上教學工作和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進行質量監控與督導檢查;于4月2日下發了《關于開展線上教學優秀課程、示范課堂評選和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立項建設工作的通知》,集中開展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優秀課程、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示范課堂評選和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立項活動;于4月25日下發《河北科技大學2020年春季學期疫情防控期間線上考試工作通知》,對線上課程的結課考試進行指導與安排。三是聚焦難點問題、合力攻堅突破。在線上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如何選用合適的在線教學資源和教學平臺,怎樣進行有效的在線教學設計,是教師們急需解決的問題。為此,我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充分利用校內外、線上線下等多方資源,通過《河北科技大學教師發展與服務管理平臺》給教師們提供在線教學的培訓課程和豐富的教學資源,有效的幫助教師解決問題;適時推出了在線教學培訓,組織教師參加了“基于OBE課程體系的核心能力、學生評量、互動教學”“基層教學組織建設與教學管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師角色轉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推動課堂教學革命”等專題線上培訓,共400余人次參加,有效助力了教師的線上教學開展。為確保線上課堂教學質量,教務處、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和各學院,遴選出優秀的線上教學案例,開展了五期骨干教師分享沙龍之云活動,14位教學經驗豐富,立德樹人為先的骨干教師分享線上教學經驗,助力線上教學開展,校內外605人次參加活動。
(二)實時有效加強在線教學的質量監控
為做到在線教學既保“安全運行”又“確保質量”,學校高度重視在線教學質量監控,全面加強在線教學督導檢查工作,定期對在線教學情況進行總結、通報、反饋和整改。一是確立標準規范。學校制定了《河北科技大學線上課程教學檢查督導工作辦法》,對線上教學質量監控工作進行了總體部署。同時下發了《河北科技大學關于開展2020年春季學期線上教學質量監控評估暨期中教學檢查的通知》,開展了2020春季學期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暨期中教學檢查工作。二是開展兩級督導。學校在線課程教學檢查督導工作施行校、院兩級督導模式。校檢查組共計聽課761門次,每門課程至少保證有2個檢查人員進行聽課,每次在線聽課時間不少于30分鐘。各教學單位在線聽課共計2004門次,平均每周一次對在線課程進行抽查,同時通過多種方式對在線課程質量進行監測與反饋,如借助教學平臺大數據分析技術,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監測;派監管人員通過加入課程討論區或 QQ 群等方式進行監測;通過抽查在線課程學生作業的方式進行監測。三是效果質量達到預期目標。從在線聽課的情況來看,全校教學秩序基本正常,全體任課教師和學生狀態良好。線上授課教師普遍準備充分,教學態度嚴謹認真、教學思路清晰、教學內容豐富,能理論聯系實際,熟練掌握線上教學平臺的各類操作技巧,順利開展各項教學活動。課堂安排有序,能采用不同形式互動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配合課堂練習、測試、討論、答疑;充分利用教學平臺進行預習、簽到、評價、測評、討論交流等與學生進行互動。從線上教學技巧來看,普遍能夠通過“連麥互動”“聊天區文本留言討論”“在線搶答”“實時課堂小測”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了線上教學的活力。給學生鏈接多種學習資料,課后進行作業布置和批閱工作,檢測課程學習目標是否達到預期效果。
(三)同步推進和開展“成效為本”的教育教學改革
一是樹立和深化學為中心、成效為本的理念。線上教學中,我們更加突出和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提升”,更加關注和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質量效果的跟蹤考評”。期中教學檢查,教學管理部門和各教學單位重點加強對課堂筆記、聽課狀態、課后練習、答疑解惑等環節的監督檢查,實現了對學習過程的跟蹤問效和督導評價。授課教師設計了豐富的教學環節,采取了靈活多樣的組織形式,廣大學生能按時參加在線課堂學習,與任課教師進行互動響應,按時認真完成課堂作業和課后練習,線上教學內容得到充分消化吸收和理解掌握。此外,非實時在線和非直播課程也穩步推進。開課教師通過課程群溝通,定期向學生發布教學視頻、電子教材、PPT、考核資料等,及時監督學生自學和組織在線答疑。二是引導構建“學習環境建設、成效目標、學習活動設計、學業測評改革”四位一體教育教學模式。采取校、院、系三級聯動機制,對線上教學進行持續監控和反饋,每個階段進行梳理、改進、總結。開展了“在線教學籌備”“教學設計”“教學過程考核與評價”“學習成效”“規范管理與精準服務保障在線教學高校運行”“學業測評方法探索”六個主題的線上教學工作,印發《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工作》電子簡報6期。
三、主要經驗
(一)規范化管理是確保在線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
無論是傳統的線下教學還是疫情影響的線上教學,教學管理部門的規范化管理和精準式服務是教學工作有序開展、平穩運行和質量提升的有利保障。疫情影響下的全面開展線上教學期間,我校教學管理部門與各教學單位始終保持著清醒的認識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全面推進和加強對教學工作的規范化管理。通過征集優秀教學案例,定期面向全校分享優秀教師、教學團隊或課程群有關課程(課程群)建設的教學設計、考核評價、課程資源、教學方法、教學活動和教學成效等準備、實施和開展案例;根據疫情變化和教學需求,及時調整教學相關工作,發布了《關于做好線上教學的說明》、《疫情防控期間在線課堂實施現狀調查》和各類教學平臺使用方法及培訓等相關通知和安排,保障教學有序進行;適時出臺了適于線上教學的平時成績管理辦法及考核方法,平時成績最高可占總成績的60%;面向師生整理編輯《疫情防控期間常見教務問題問答》,解決學生不到校,教師居家授課期間各類教務問題;定期召開教學院長、教學管理人員視頻工作會議,聽取各教學單位和一線教師的需求及問題,并積極解決。多措并舉開展精準式教學服務,更加堅強有力地保證了教學工作的高效順暢開展。線上授課課程,師生課堂配合更加默契緊密,教學互動更加積極深入,效果質量更加有效顯著。
(二)多元化平臺是實現線上教學協同推進的重要手段
協同超星泛雅平臺搭建了河北科技大學課程中心,并引進了智慧樹、學堂在線、中國大學MOOC等在線教學平臺,將教學數據與平臺進行對接并組織教師參加線上教學培訓,協助教師掌握在線授課的軟件使用技巧,為后期線上教學的開展打下基礎。以保證授課質量為前提,以保障學生學習效果和達成學習目標為目的,鼓勵教師綜合利用在線資源和信息技術,勇于探索疫情期間有效的在線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并允許在探索中不斷嘗試。授課教師深入探尋線上教學的高效方法,在各類教學平臺挖掘優質教學資源,在線教學過程中使用了騰訊課堂、釘釘、騰訊QQ、騰訊會議、超星泛雅/學習通、學堂在線/雨課堂、智慧樹、中國大學MOOC、藍墨云班課、課堂派、矚目、微信等多種在線教學平臺或教學互動工具。充分利用優質在線課程資源、在線教學平臺和現代信息技術,采用錄播+在線課堂翻轉、MOOC+線上翻轉、直播+在線課堂翻轉等方式,全面開展在線教學。
(三)帶動式激勵是促進在線教學質量提升的有效手段
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激發廣大教師熱愛教學、投身教學的工作熱情,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技術的深度融合,推進課程建設,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校集中開展了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優秀課程、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示范課堂評選和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立項活動。申報課程必須是納入本科培養方案、在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線上教學的必修課或限定選修課。課程需堅持立德樹人,圍繞學生中心展開,致力于挖掘學生內在潛力和學習動力,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學過程設計有創新,教學效果好。大力推進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改革,創新教書育人的理念和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欲望和創新精神;積極采取啟發式、討論式、案例式、交互式和研究式等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提高課程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并取得良好成效。評選過程為院(部)評選推薦、學校組織專家評審、結果公示等,共評選優秀課程168門,示范課堂40門,課程思政課程30門。學校對獲獎的線上教學優秀課程授課教師或教學團隊、示范課堂主講教師進行表彰,頒發榮譽證書。并對評選的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給予經費資助。通過優秀課程、示范課堂和課程思政課程的評選,廣大教師積極參與,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進一步推動了我校課程建設,切實提高了教學效率,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
四、意見建議
(一)平臺應用方面
發現的問題:1.實際在線教學開展過程中,面對多種平臺、多種課程,教師投入精力過多,工作量數倍增加;對學生而言,需掌握多門教學平臺的使用操作,帶來不便。2.各類平臺在使用過程中,受網絡和平臺系統的影響,出現卡頓、功能不足、兼容性差、操作繁瑣等各類問題,影響了教學效果。
建議:學校需結合自身實際,增加教學投入,逐步改善信息化教學的硬件,盡快提高教師信息化水平,穩步推進在線開放課程等線上教學資源的建設。
(二)教學實施方面
發現的問題:1.線上教學難點在于教師對于課堂的把控、有效掌握學生聽課狀況、學生聽課過程的監管、與學生互動不便等。2.個別教師的視頻和引入的慕課視頻,存在整段視頻時間較長,學生連續觀看產生疲勞,且教師不易監測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反饋。
建議:1.在線課堂,一定要注重監控學生學習狀態,加強與學生互動交流,吸引學生注意力。2.加強學生導學問題的科學設計,課堂提問和交流問題的設計應更加精準,引導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參與和討論的延伸性。3.教師的自制視頻建議可分隔成10分鐘以內的若干知識點小視頻,在小知識點之前穿插線上平臺互動,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當前掌握的情況。4.探索錄播和直播時間、教師講解與師生互動的時間分配比例,以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999彩票